今天是第三天,來講一個難度很低,但效益很高的東西——格式
比起先廢話一大堆或是找各種研究來佐證,不如直接放上範例來比較一下
同樣的內容,有沒有合適的格式,兩者的閱讀體驗會差多少
先看沒有格式的版本
閱讀起來感覺如何,有沒有覺得很痛苦?
至少我自己的感受是這樣 ⬇️
那反過來,讓我們為這個內容,加上一些合適的格式
就會得到這樣的東西 ⬇️
有沒有感受到
是的,格式對於閱讀者的帶來的體驗影響是非常大的。這點對人類來說是如此,對 AI 來說其實也一樣。
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人的報告會用各種不同的文書編輯軟體,而不是使用 txt 了。)
好的,現在我們知道格式很重要了。但是如果過度的追求格式,也有可能會變成了捨本逐末。有沒有什麼方式,是能讓我們平衡「增加閱讀體驗的必要格式」和「減少為了格式而過度花費心力調整」的呢?
這個時候就要介紹今天要介紹的主角了——
Markdown 是一種輕量級標記語言,讓你用簡單符號就能為文字加上格式。想像一下,你在聊天時用 *哈哈哈*
表示強調,或用 - 第一點
來列項目——Markdown 就是把這些直覺的表達方式標準化。
它的核心概念很簡單:用純文字 + 簡單符號 = 美觀格式。不像 Word 需要點選按鈕,Markdown 讓你在打完的同時就搞定格式設定。最重要的是,即使沒有經過任何程式的轉換,原始的 Markdown 文字也依然清楚好讀。
Markdown 最大的優勢是「所見即所得」的邏輯性。當你寫 **重要**
時,人類一看就知道這是要強調的內容;AI 也能立即識別這是重點資訊。
這種格式讓 Claude 更容易理解你的內容結構。看到 # 標題
就知道這是主題,看到 1. 2. 3.
就知道這是有順序的步驟,看到 - - -
就知道這是平行的要點。你不需要額外解釋「這是標題」或「這是清單」,格式本身就傳達了語意。
有用過 Word 的人,應該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吧 🤦
傳統的各種編輯器最怕「格式跑掉」——複製貼上後字體變了,縮排亂了,表格破了。而 Markdown 幾乎沒有這個問題,因為它就只是純文字格式。
無論你在哪裡複製、貼上、編輯 Markdown 文字,格式都會保持一致。在 Claude 對話框輸入 **重要**
,複製到筆記軟體還是 **重要**
,格式邏輯完全不變。
這種穩定性讓你可以安心地在不同平台間移動內容,也是為什麼包含 ChatGPT、 Gemini、Perplexity、Claude 等 AI 工具的回覆都是以 Markdown 為主了。
雖然說 Markdown 語法本身其實就沒有很難,但是完整的語法還是有蠻多不同的部分的。
如果說先挑出來在 90% 場景下,都能派得上用場的五個語法的話,那你只需要記得
# 標題 → 用來分段和強調主題
**粗體** → 突出關鍵資訊
*斜體* → 補充說明或語氣
- 列點 → 整理多個項目
`程式碼` → 保持原始格式
不用急著全部記住,從粗體和列點開始就很有效果。其他語法可以邊用邊學,重點是開始在與 AI 的對話中運用這些格式,讓你想要表達的重點更能被精準傳達。